当我们在描述一个事物或表达一种意思时,天辰安卓版APP下载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会存在不同的观念,有时候会因为观念的不同而产生不理解、辩论或者争执,理解一件事物的差异常常并没有对错而只是角度不同,那么到底角度哪里不同?下面的描述中先以“铁”这个较为常见的事物作为举例,并以盲人摸象的场景类比形象的解释,论述观念认知过程的三个维度。
第一个维度是深度,是通过对事物本身的理解达到对事物的认知,以铁为例,可以这样描述它:“铁的熔点是1538 °C, 密度为7.86克/立方厘米,”这样的认知方式只需对事物本身进行学习、观察、研究,观察得越细致,研究得越深入,对所观察事物的理解就越接近真实。
现实中很多事物要比铁复杂得多,对其学习、观察和研究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亦可能换不来完整的理解,就好像在盲人摸象的场景中,每一个盲人都是对大象的积极的研究者,在限定的时间内,每个盲人得到的结果会大相径庭,但他们都没有错,他们只是在大象的深度认知中产生了分歧,假定有足够多的时间,他们一定能给出相同的结论。
第二个维度是广度,一个人对事物相关的周边世界了解得越全面,对该事物的理解就会越形象。比如同样以铁为例。就可以这样描述它:“它很冷,非常硬,廉价的金属,在公元前1500年人类就开始炼铁。”这样的认知方式,是从事物周边的对比所得。说它冷和硬,是相对于其他材质来说的,说它廉价是相对于稀有金属的经济价值来说的,说它的冶炼发源是从人类历史相关度来说的。人们习惯使用不同角度的镜子来看清事物,天辰安卓版APP下载镜子本身越精确,镜子的角度越多,对所观察事物就越完整。
同样以盲人摸象为例子,在同样的时间内,有一部分盲人可能选择只花少量的时间摸象,而花大量的时间触摸其他动物、植物乃至一切物体。反过来通过对比来理解大象。事实上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本身也有描述“盲人说大象像管子、像棍子、像墙”说明他们至少摸过管子、棍子和墙,通过这种认知之后,虽然这部分盲人不能准确的描述处大象是什么,但是很容易分辨以后他摸的是不是大象,更重要的是,大象也成了他对比其他事物的素材之一。
将深度和广度的认知方式相比较,会得出:
1、深度认知是一项随着认知度越深而变得越复杂的过程。
2、深度认知是一个分析和推演的逻辑过程,其结论描述更加精确。
3、广度认知是一个比较总结的过程,其结论具有相对性。
4、广度认知过程更加丰富和有变化,更具趣味性。
5、人的观念绝大多数源自广度认知。
可见广度的思维模式和深度的思维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,没有哪种方式是优于另一种方式的,在现实社会的各种认知中我们会综合采取。当事物比较简单时,这两种方式都能够得到接近一致的认知,而且两种方式互为补充和说明。但大量事物的认知过程极其复杂,每个个体不论倾向采取哪种认知方式,都只能得到部分的信息,而在深度与深度之间,广度与广度之间,深度与广度之间产生认知差异,最终造成观念差异。
第三个维度是高度,当对一个事物以及与该事物同类型、同层级的事物了解到一定程度后,就可能从理解层面上产生高度的提升。在另一个高度层面理解事物,会存在质的不同。再以“铁”作为例子,前文说过以广度的维度看这个事物,会和其他同类型的事物对比出区别,但在高度层面,会认为铁和其他差异如此之大的事物一样,都是质子和电子组成,不同的事物区别仅是组成的形式区别。高度认知的逻辑是通过对事物的深度认知,找到广度认知中差异事物的共同点,并创造一个新的事物理解的构造层面。就好像将三维世界升高一个维度进行理解,原来三维世界的所有结论都显得那样的渺小无力。
网友回应